~Don’t let anybody tell you, you can’t do something.
當時看到電影裡威爾史密斯失業找不到棲身之所,淪落到和
兒子相偎相依住在廁所裡,我再也忍不住地,眼淚潸然而下
了。
我們是人,擁有一些別種動物沒有的高貴情操。請政府和所
有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,再許給無家可歸的人們一個能作夢
的機會吧,因為他們一樣也是人啊。
給無家可歸者一個重生機會 中國時報社論 2012.01.04.
電影《當幸福來敲門》中男主角威爾.史密斯飾演單親爸爸
帶著兒子一度落難街頭,最後力爭上游重返主流社會的歡喜
結局,對許多台灣的遊民而言,似乎遙不可及;最諷刺的莫
過於寒冷的平安夜,露宿萬華艋舺公園的遊民遭市政府噴水
驅趕。這樣的冷血畫面透過網路直播,引發網友們撻伐,不
論冰冷的水是否直接潑在遊民身上,這樣的舉動已讓台灣的
人權記錄在國際上蒙羞。
「當代漂泊協會」指出,以噴水方式驅趕遊民,不只出現在
台北市,其他縣市也有,而且已發生了一段時間。許多遊民
反映,市府清潔人員晚上十一時來噴水,地面濕淋淋,害他
們整晚都無法安睡。面對如此殘酷的現實,唯有透過錄影畫
面把真象公布出來,讓社會大眾來公評。
長久以來民眾對遊民抱持負面的刻板印象,認為他們帶來髒
亂並擾亂治安,遊民被「汙名化」的現象似乎有增無減。這
次市政府在寒冬裡噴水驅趕遊民,市議員應曉薇衝口說出:
「誰把水灑在遊民身上就發獎金,因為這些遊民真是太糟糕
了。」都是具體的例證。儘管市府事後取消夜間噴水作業,
並否認向遊民噴水,應曉薇也為失言道歉,但這些事件均凸
顯出遊民遭歧視的問題非常嚴重。
許多民眾認為這些人好手好腳,卻遊手好閒淪落街頭,怪來
怪去要怪自己。事實上,遊民的成因複雜,有些是社會結構
因素造成,有些因學歷低且無一技之長,在快速產業變遷下
慘遭淘汰,有些則是派遣制度下的犧牲品。「當代漂泊協會」
調查,遊民淪落街頭之前,九成是有工作的。有人曾是工廠
、餐廳老闆、電子廠作業員,因為經商失敗、被裁員或家暴
案件,淪為打零工一族,由於收入不穩定,最後連房租都付
不起,只好露宿街頭。
近來派遣制度盛行,遊民有年輕化趨勢。有些高科技公司因
訂單下滑裁撤生產線,外包派遣工首當其衝,台北街頭因此
出現了七年級遊民。其次,許多中高齡遊民,長年在街頭流
浪,體力日衰,無法負擔吃重的勞力工作,未滿六十五歲無
法申請老人年金,又因資格條件不符低收入戶補助標準,也
無勞保、健保,成為社福體系中被遺忘的一群。
金融海嘯之後,歐美失業率飆高,各地帳篷族不斷冒出來,
遊民問題也日益嚴重。日本在泡沫經濟破滅後,曾出現大量
帳篷族,日本政府在二○○二年訂定遊民專法,建立全國統一
的社會安全網,分三階段提供緊急庇護、自立支援中心、租
屋補貼等協助,讓那些因破產、失業而滑落至社會底層的人
有機會透過就業輔導、技能訓練,重新返回職場並且有能力
自己租屋。日本政府透過租金補貼方式,鼓勵民間企業把廢
棄工廠、宿舍或閒置老舊建築物改裝後出租給無家可歸者,
採取多點分散隱密方式處理,而不是另蓋新公寓大樓做社會
住宅,相當程度改善了遊民的居住問題,也值得國人借鏡。
反觀台灣,面對這批弱勢中的弱勢、窮人中的窮人,政府提
供了什麼樣協助?以首善之區台北市為例,每年照顧遊民經
費約三千萬元,甚至超過內政部編列給遊民的預算。目前最
大問題是欠缺完善的社會安全網,各縣市對遊民的照顧參差
不齊,財政充裕縣市提供較多元服務,財政拮据縣市則經費
少得可憐,因此多數遊民都跑到台北市來了。依當代漂泊協
會粗估,聚集台北的遊民逾千人,但台北市二家收容所僅提
供一百多床,遠遠不敷所需。此外,各地方政府主要提供第
一階段緊急收容,例如遊民路倒不省人事,經通報送醫或送
收容所安置,欠缺後續階段完整的輔導。
受歐債危機影響,景氣急轉直下,企業訂單下滑,打零工機
會減少,未來失業率可能上揚,街頭遊民也會變多。寒流一
波波來襲,不論睡在公園或街頭,如果沒有足夠溫暖的棉被
,很可能凍死人,這個社會再怎麼野蠻,也不能向遊民潑冷
水。我們期盼,這次噴水事件讓社會重新體認遊民存在的問
題根源,政府更應著手規畫建立完善的社會安全網,提供這
些無家可歸者一個重生的機會。